查看原文
其他

大旱之后有大震,是真的吗?

端宏斌 老端 2022-08-23

文/端宏斌


从今年7月开始,全国很多地方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旱,长江上游的主要支流嘉陵江都见底了,从四川一直到安徽,从鄱阳湖一直到太湖,整个长江中下游都遭遇了严重的干旱,原本应该是汛期的长江流域,竟然不下雨了。


虽然我并不想危言耸听,但有一个风险不得不提,那就是“旱震关系”理论。这个理论知道的人并不多,但我认为非常重要,所以先来做个介绍。


提出“旱震关系”理论的人叫耿庆国,他是国家地震局的地质学家,他在研究地震和气象关系的时候发现,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,在震前一至三年的时间里,往往是旱区,旱区面积越大,震级也越大,如果是旱灾之后第三年才地震,那么震级会比第一年大。


为什么旱灾之后会地震,他给出了自己的解释:


地震的直接原因是地壳内部应力的集中释放,虽然释放应力的速度很短,但孕育的时间却很长,在孕育地震的过程中,不仅有力学过程,同时伴有热、电、磁等各种物理化学反应。在这个过程中,释放出来的大量能量会导致低空大气出现异常变化。


在大地震的孕育过程中,由于地热增高,使得地面出现干热特征,这会导致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大降低,湿度变小,继而使得云层难以形成。由于缺少云层,让太阳能够直射地面,这更加剧了干旱。


根据他的理论,并不是干旱导致了地震,而是大震发生之前1-3年,震区特殊的地质变化,使得地面温度增高,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高气压带,这改变了当地的气候环境,使得降水难以发生,于是就有了旱灾。


理论已经有了,下面我们来看看能不能联系实际。下面这个表格,从公元前231年(秦始皇十六年)开始,一直统计到公元1971年,在这两千多年时间里,华北及渤海地区总共发生了69次六级以上地震,其中只有两次震前没有出现旱灾,剩余的67次震前都是旱灾。


耿庆国还发现,从1956年到1971年,全国共出现46个旱区,其中有39个旱区在灾后1-3年内发生了六级以上地震,大旱之后有大震的概率高达84.8%,只有15.2%的旱区在灾后三年内没有发生大地震。


作者同时指出,旱震关系中的旱和农业里的旱并不一样,农业里庄稼生长期内缺乏降水,导致粮食减产,这就叫旱灾。但旱震关系中的旱是指大旱,是持续时间长、面积广的严重干旱,而突破历年降水量最低值的地区,是确定发震危险区的明确信号。


作者还举了几个近期的例子。比如:


1,1972年我国华北地区遭遇几十年不遇的严重干旱,结果1975年辽宁海城发生7.3级地震,1976年唐山发生7.8级地震。


2,1972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严重干旱,1973年四川炉霍发生7.9级地震,1974年云南昭通发生7.1级地震。


3,如果以上的例子还不够显著的话,2006-2007年四川发生了特大干旱,然后2008年就是汶川大地震。


2006年,中国四川、重庆遭遇大旱,部分地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,一些地区气温多次超过40度,甚至出现了44度的高温,更可怕的是,这场旱灾一直持续到了2007年。到了2008年5月12日,汶川发生了八级地震。


事实上古人早就发现了“旱震关系”,但并没有上升到理论。在《国语》中就有这么一番话:


幽王二年,西周三川皆震。伯阳父曰:“……川竭,山必崩……”。


伯阳父说,河水干了,必然山崩。当时泾水、渭水、洛水都干了,于是就发生了岐山大地震。周幽王二年的岐山大地震,是中国历史上记录下来的第一个六级以上地震。


以上基本把“旱震理论”做了一个简单的概述,这次中国发生了大范围的旱灾,会不会在未来的1-3年发生大震,我当然是不知道的,但我觉得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。


老端注:查看端正每日分析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